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阿龍·切哈諾沃前不久提出,個性化醫療帶來的“第三次藥物***”已經來臨,將幫助人類治愈更多疾病,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
回顧藥物發展史,上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以阿司匹林為代表的***次藥物***特點是“偶然發現”;上世紀70年代到上世紀末第二次藥物***特點是“化合物的組合和篩選”;而以現代基因組學為基礎的個性化醫療,正在開啟第三次藥物***的大門。
阿龍·切哈諾沃表示,第三次藥物***的代表將是靶向的、個性化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針對每人的基因定向治療,使治療更加精準有效,且副作用更小。“看似同樣的疾病與治療,對不同患者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果。因為個體存在差異,年齡、性別、體重等都不同,更不用說遺傳基因的不同了。”
未來,對癥下藥將演化為對“基因”下藥。人們甚至可以針對致病基因,干涉未來可能發生的疾病。到那時,“同病同治”時代將告終結。不過,個性化醫療依然前路漫漫。阿龍·切哈諾沃舉例說,許多疾病往往是由多個基因引起的。如精神疾病和新陳代謝類疾病,但人們對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還不甚明了。還有一些惡性腫瘤的致病基因往往并不穩定,這將連累靶標和治療結果的穩定性。另外,很多疾病沒有響應的動物模型,如神經退化、代謝疾病等,臨床人體試驗也變得更為復雜。
從經濟角度講,新藥開發費用昂貴,有時一個藥物開發高達幾十億美元,這也導致未來的“DNA藥物”受眾將不會像現在的“暢銷藥”那樣廣泛。此外,個性化藥物還面臨生命***學的拷問,比如人們會擔心制藥廠掌握了自己的基因組序列,個人生命信息安全將無法得到保障。不過,以基因組學為基礎的個性化醫療依然值得期待。“醫療和疾病之間的關系有點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消彼長。但毫無疑問,個性化醫療將會成為人類戰勝疾病的一把關鍵鑰匙。”阿龍·切哈諾沃說。相信大家對更長壽的期待將很快實現。(記者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