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成立,控費4大抓手凸顯。支付改革全面推進,藥企面臨***的變局。這是基于當前的趨勢和國家需求,做出的判斷。
▍醫保控費的根源:個人醫療支出增速,遠超GDP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對比鮮明的數據:2017年,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1451元,增長11.0%;中國GDP總量超82萬億元人民幣,全年增速達6.9%。
年度個人醫療支出增速,跑贏了收入、遠超GDP。長此以往的結果:居民財富因病清零,醫保資金收支失衡,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是國家絕不允許觸碰的“高壓線”。為什么醫保控費的“緊箍咒”這幾年越念越緊,這即是答案,而且是堅定的目標。
▍醫保局成立,控費將是首要任務,消滅30%過度醫療
況且,新任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原人社部醫療保險司司長)曾表示,在所有的醫療消費中,有30%是浪費,屬于過度醫療。這也讓決策層看到了擠出水分的空間。
已經掛牌成立的“超級醫保局”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遏制醫療支出快速增長。醫保什么藥都支付,中國醫藥市場產生了世界性的怪胎——抗生素和各種輔助用藥濫用,配置終端不合理的用藥管理。劣幣驅逐良幣,對醫藥產業的發展,帶來負向效應。
擁有采購權的醫保局,會用哪些方法完成控費目標?有***人士對筆者表示,大體上預判有4個針對性的措施,形成一個組合套餐。
▍醫保局的抓手一:帶量采購談判,藥企大幅讓利
醫保局主導藥品采購,這就使得醫保可以拿全國或區域地方的采購總量去同生產企業直接談判,以一個較大的采購量去要求廠家大幅讓利。
目前,已經鋪開的國家藥品談判采購和啟動試點的高值耗材談判采購,就是醫保談判團購的典型模式。而既然全國可以談判團購,一省、一市、以及一個醫聯體等等自然也可以。
在這種談判團購模式之下,醫保直接對接生產企業,各層級的經銷商則直接出局。
這也會導致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紛紛大洗牌,醫保根本不帶著經銷商玩,生產企業則贏者通吃,拿到訂單的市場大幅擴容,沒能拿到訂單的淘汰出局,生產企業數量大幅縮減。
▍抓手二:福建式的醫保限價聯合采購
福建省在率***行醫保管理體制變革之后,針對藥品采購啟用了新的醫保限價聯合采購模式。這一模式的一大特點是,在集中掛網采購中,除了既定的全國***低和歷史***低的掛網限價以外,還另有一個醫保支付限價。
在集中掛網環節,就給出醫保支付***高限價,促使醫療機構***終以低價而非高價采購產品。未來,隨著各地醫保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漸落地,不排除福建模式也會被參照過去。
▍抓手三:以醫聯體為單位的醫保總額付費制度
醫聯體的推廣是大勢所趨、必然的,不會更改。醫聯體本身就是一種資源的重整優化,要減少不該有的浪費。
醫聯體本身就是一種資源的重整優化,要減少不該有的浪費。以醫聯體為單位的總額付費制度,超出部分醫聯體成員自行承擔,結余也歸各成員作為獎勵。
這能更大程度避免浪費,更大程度誘使醫療機構和醫生減少大處方、濫檢查,以及減少使用輔助藥和非必須用的醫用耗材等產品的,以及誘使各醫聯體更多進行議價采購,更進一步壓低采購價格,和實行更多的集中配送改革。
▍抓手四:更多的按病種付費和DRGs支付改革
按病種付費和DRGs支付方式等取代按項目付費,是早已明確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路徑。出于醫療控費和醫保控費的需要,此項改革應也不會變更,而會越來越深入,更多的病種納入,實行按病種付費,更多的地區啟用DRGS支付方式。
醫保的這一改革,也將誘使醫院和醫生改變用藥和診治習慣,減少過度醫療,偏愛高性價比產品。
▍醫保局將來要買什么
超級醫保局既整合了藥品采購職能,也整合了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手握大權,也就能更好地決定買什么。
醫保更希望的是把有限的錢花在刀刃上,花在更具價值的產品和技術上面,比如質量更高、更具性價比的藥品和器械上面,創新型產品,國產能夠替代進口的產品上面。而不是把錢花在低質、可用可不用的產品上面。這也是民眾醫療需求和醫保控費的深層次要求,是醫藥產業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未來,醫保通過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的調整,通過報銷范圍的調整,更傾向于優質、創新產品,是很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質量管理部
2018.07.08